焦作暴雨气候特征及天气分型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山、中川、南滩”的复杂地形以及境内黄、沁两大河流,造成焦作气候多变,干旱、暴雨、大风、雷电、冰雹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给焦作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特别是暴雨及其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衍生灾害.焦作历史上多次出现暴雨洪涝灾害.据统计,在1369至1948年的580年间,焦作共出现洪涝年46年,平均为12.5年一遇;1952年至1958年的7年间,共出现洪涝年5年,平均为1.4年一遇;1959年至1980年的22年间,共出现洪涝年3年,平均为7.3年一遇.其中灾害最严重的灾害为1952年至1958年,属阶段性灾害,1955年7月至8月焦作连续出现暴雨、大雨天气,导致焦新铁路7里长漫水一尺多深,南部水深三尺有余,致使25个乡受灾,淹地19万亩,倒塌房屋2639间;1956年8月4日焦作出现特大暴雨天气,日降水量214mm,致使21人死亡,23万亩农田受灾,倒塌房屋5000余间. 焦作暴雨属于小概率事件,年均暴雨日仅为3.93天,但就所辖七县(市)来说,某一站平均的一年的暴雨日不超过2天。 局地性强,30年间仅出现了全区性暴雨七次。焦作地区暴雨日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平均来说由1980年的多于5天减少到2009年的3天,30年间暴雨日减少了两天,年降水量也相应减少。 地处中纬度的焦作的暴雨仅出现在暖季,各站暴雨日数最多的为7月份(修武站7、8月份降水量一样多),各站出现大暴雨的几率较小。 焦作地区暴雨日有着从东到西、从北向南递减的趋势。暴雨日数最多的为位于焦作东北部的修武,最少的为位于西南部的孟州市,修武的暴雨日数比孟州多了近八成。 焦作市暴雨的主要高空形势有西风槽型、副高边缘型、低涡切变线型、台风型;地面形势有冷锋、中尺度辐合线、风场上明显的气旋性弯曲。由于焦作位于太行山的南麓,地形对气流的抬升、喇叭口地形都有利于降水量的加大。
暴雨 天气分型 气候特征 降水量
闫小利 赵明
焦作市气象台 河南焦作454003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681-687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