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儿童人格研究进展

人格,即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它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良好的人格特征,不仅是工作、交往、生活所必需的,也是身体健康的前提条件.从个体心理毕生发展历程来看,儿童阶段是其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儿童人格的研究一直以来受到心理学家和广大儿童保健工作者的重视. 儿童人格的评估最常用的是问卷法,此法简单易行,易于标准化。在我国应用较广泛的是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儿童版。多项研究证实儿童的人格特征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人格的发展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而且更多的受社会文化、教育条件、家庭、同辈团体、教育程度等后天因素的制约,是遗传因素和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比较严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行为问题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还可能导致成人时期发生物质滥用和精神疾病等问题。目前我国儿童人格方面的研究主要为横断面研究,而西方国家大部分采取纵向追踪调查。由于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比之下,横向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揭示儿童人格的发展过程。在我国纵向调查起步较晚,还需广大的心理学家和儿童保健工作者付出更大的努力。

儿童人格 心理行为 精神健康

刘福珍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儿童心理行为中心 河南郑州450052

国内会议

2011年第六届河南省科协学术年会

郑州

中文

848-852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