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调查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随之出现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正处于认识人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青春期发育和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与引导,长期与父母分离,可能导致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产生多方面的心理缺陷.为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为相关干预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特调查河南省2009年某劳务输出大县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因子并对比给以分析. 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6.9%,非留守儿童为28.9%。具体到各因子6-11岁男童在分裂样因子方面明显高于非留守男童,与文献相比,留守儿童总的行为问题发生率比非留守儿童高,留守男童在分裂样因子方面一致。>12岁留守女童在体诉因子方面明显高于非留守女童较少有文献报道,说明留守儿童正处在心理和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在生理成长的疑问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无法享受父母的抚慰和关爱,被抚养时遭受的冷落和忽视,极易产生个性心理行为发展异常,人格发展不健全。虽然这些问题大部分具有暂时性、发展性,但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儿童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成人之后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河南省重点关注留守男童分裂样人格倾向,引导女童多诉说,预防体诉因子的进一步加剧。
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行为特征 分裂样因子 体诉因子 农村地区
党云皓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450052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628-631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