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与民俗
艺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艺术是人类所特有的,它的起源与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分不开的。社会性是艺术的一种特征,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并且需要极大地发挥个人创造性的精神领域。民俗学是一门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艺术与物质生产和原始信仰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艺术与信仰民俗同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他们之间有不少共同点。艺术与信仰民俗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反映。艺术与信仰民俗都与人的想象密切相关,如民俗社会中神话便是艺术与信仰民俗在幻想天地里的最初结合。艺术与信仰民俗对人的心灵都能产生某种净化作用,它们是提高人的思想修养的途径。信仰民俗经常使用艺术门类中的美术、文学、音乐、舞蹈等各种仪式途径来宣传教义,等等。艺术的文化故事都是内涵着隐藏意义的符号化行为,正是民俗中符号论的展现,在民俗研究中,其中重要一部分就是游艺民俗。它不是生造的词汇,是很明了其内涵的熟词;是某种动态的语意,适用于艺术表演、游戏、竞技等民俗活动。艺术的交流表达的传递,是感情、思想的传递,对人们的心智和精神世界的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的民俗中都蕴含有一定的艺术因子,而民俗活动中艺术成分越多,越便于得到人们的认同、接受和参与。
艺术特色 民俗学 意识形态 文化内涵
官圆媛
沈阳音乐学院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213-216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