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越)亥鼎铭中的”币”字
(越)亥鼎铭最早以摹本形式著录于清刘喜海编纂的《长安获古编》中.铭19字,由于内中载有春秋时著名的宋庄公和他的孙子之名,史料价值很大,该铭因此而著名。刘喜海没有对其作释文.其后吴式芬编纂《攈古录金文》,也以摹本形式著录了这篇铭文,并做了释文.释文作“(越)亥”。现在看,传统上释亥是错误的。文中对真正的“亥”字的形体,据其异写,整理出20类。由于这个形体没有用在干支位置上,自然也没有理由把它算作亥的另一类写法,由此看来,诸家把这个形体释为“亥”是缺乏根据的。它其实应是“币”字。春秋时期,宋东与鲁比邻,而鲁文字在地域上属于齐系,宋在文字书写风格上接受齐系文字的影响是很自然的。宋之南与蔡、楚比邻,其接受楚系文字书写风格的影响也是十分自然的,由于这个原因,就有了与齐、楚相同的“币”字。由此可知,鼎铭中的这位宋庄公之孙其实应该释作“(越)币”。
鼎铭 文字考释 字形 书写风格
董莲池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31-134
2011-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