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原本《玉篇》的俗写字分类研究--基于魏晋南北朝石刻语料库的调查

本文所谓原本《玉篇》”俗写字”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正体字而言的.把原本《玉篇》中的楷书字头定为正体字,而正体字在书写使用的过程中形体发生讹变或在其基础上添加、简省笔画的所形成的字,称之为俗写字.原本《玉篇》与《魏晋南北朝石刻语料库》相对应的俗写字共有370个。参考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和朱葆华《原本玉篇文字研究》中俗写字的归类,把这370个字归为八类,分别为变异类、字形混同类、偏旁混同类、添加笔画类、简化类、草书楷化类、类化类和其他。此研究对于进一步考察原本《玉篇》俗写字的产生时间、产生原因及其结构变异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古籍校释、字典的编写乃至汉字的规范化都具有一定的补充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与石刻对应的俗写字主要集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时段;俗写字的结构类型主要是变异类;俗写字字形笔画、结构的简省变异占主导地位。此外,汉字记录语言的社会功能,要求其应具有便捷性的特点。通过对原本《玉篇》俗写字的调查研究恰恰可以证明这一点。

《玉篇》 俗写字 字体结构 语用功能

邢慎宝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中日韩(CJK)汉字文化国际论坛

上海

中文

359-368

2011-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