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1931-1945年日本对华文化政策综述:日本侵略中国战时实践教训

毫无疑问,从政治、军事以及经济方面来看,日本20世纪30至40年代侵略中国对中国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损失和灾难.国际上讲述、记录并且发表了大量的有关报告、研究以及证据.本论文重点探讨日本的文化侵略政策,包括日本侵略中国战时的教育和语言教学,从而来概述中日关系.1931-1945年的15年间,中日文化关系表现为日本政治、军事和经济入侵带来的文化入侵,非常强调日语以使其成为亚洲的通用语言。但是,这种设想随着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溃败而轰然倒塌。日本侵略中国战争期间日本对华文化政策的特点概括如下:日本人战时在占领地区传播日本的文化/言政策是失败的、自以为是的忽略了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文化政策受到军事入侵和经济活动的支持。日语教育内容反映了“教育勅语”的世界观(即基于教育的帝王敕令)。

文化政策 中日关系 语言教学 抗日战争时期

宫脇弘幸

辽宁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中外教育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

武汉

中文

353-356

2011-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