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跨越数字鸿沟
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求而进行的学校教育重组,以及为应对全球化影响而做出的努力,已经重新界定了基础教育和相关教师培养项目的任务(《共创21世纪的能力》,2004).许多专业机构的培养标准都显示出大学教员和优质教师培养项目对满足教师职前需求的重要性,尤其是通过将技术融入教育的教学法来满足教师职前发展需要.促进技术与基础教育领域的融合已经成为美国的”国家标准”.然而,目前包含技术运用在内的教师专业培养都不足以满足21世纪对教师的需求.即使是在运用教育技术多过基础教育机构的大学里,许多教授还是偏爱使用老一套的方法来讲课. 一个理想的学校在理念上应当体现出未来教师的使命,即能够运用教育技术来帮助所有学生学习。它也应当使未来的教师认识到与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意向是如何在课程、教学、田野经验、临床实践、评估和评价过程中相融合的。 这种理想的项目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够将技术作为记录和传递他们自身学习的方法,还能将其用作方便和记录学生学习的工具。教育技术的三大目标是:成为管理工具,成为教学媒体以及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途径。这三者应当体现在理想的教师培养项目的各个方面。学生被看做建筑师,他们能够创造出认可并容纳技术、电脑、软件和通信工具的学习环境。要特别说明的是,高级实践者的活动范围是运用教育技术去发现教学策略并运用技术来培养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鼓励不同年龄和能力的学习者培养自身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和自我表现的能力;支持有效教学,包括适应技巧以及鼓励终身学习和持续专业发展;促进自我和他人在专业、情感和情绪上的成长。
基础教育 教育技术 教学实践
约瑟夫·库什 安妮·科赫 许美淑 威廉·巴龙
美国杜肯大学教育学院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511-522
2011-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