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TRIZ理论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其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本文将TRIZ理论应用到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中,TRIZ理论认为,解决工程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克服冲突,技术冲突在改善技术系统的一个参数的同时负面影响了该技术系统的另一个参数。技术冲突的解决是改进一技术参数的性能,而另一个技术参数的性能得到改进或保持不变。解决了技术冲突实现了“双赢”,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常用的折中法,一般提高了某一性能,而另一性能降低或恶化。运用技术冲突解决问题是以39个标准工程参数、40启发式原理及冲突矩阵为基础。首先,对设计问题进行功能分析,用技术特性描述子功能,若存在技术冲突,提出改进的技术特性和恶化的技术特性,将改进和恶化的技术特性泛化为39个标准工程参数其中的2个。其次,通过标准工程参数,应用冲突矩阵寻找解决问题的1-6个启发式原理。每一启发式原理由原理的应用形式、若干个应用实例、实例图和实例说明组成,这些原理可以给设计师高层次且直接的启发。最后,将要解决的工程问题与指定的几个启发式原理进行对比分析,经评价,应用相似原理可得到解决该问题的创新解。卓越工程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企业、学校、学生、老师、项目平台等要素与技术支撑,卓越工程师整个培养系统的效率与效果往往取决于系统中某一个效率低下的子系统,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将TRIZ理论引入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创新能力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王维刚 张颖 李敏 龙飞飞

东北石油大学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 大庆,163318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校际交流会

大连

中文

16-17

2011-08-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