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支持城市规划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遥感技术应用探讨--基于城市规划的遥感卫星影像源选择分析

本文依据城市规划对遥感技术的实际需求,通过对现存成果、行业要求、实际应用需求的比较分析,在遵循《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参照《城市遥感信息应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并结合工作实践以及经济成本核算前提下,对10m内多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城市规划应用的适用性分析和评估,提出北京规划编制工作中遥感影像源的选择适用范围, 指出30m卫片,为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研究、总体规划研究提供相应的历史和现状资料;为研究空间发展变化趋势提供基础信息;为城市热岛效应研究提供基础数据。10m(或15m)卫片,为总体规划提供现状、历史影像数据;为动态监测北京市域用地变化提供基础信息;为提取城市建成区范围及城镇体系分析提供基础数据。2.5m卫片,为总体规划提供现状、历史影像数据;为北京市域遥感动态监测、用地现状汇总更新提供基础信息;为市政、交通等专项规划提供现状、历史信息。 1m(含1m以下)卫片,为中心城、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背景资料;为专项规划提供建筑量估算、人口估算等数据;为城市内部用地结构分析、建设密度与建筑容积率分析提供基础信息,从而促进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城市规划 遥感技术 信息化建设 遥感影像源

王碧辉 黄晓春 吴运超 喻文承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 100045

国内会议

2011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

江苏常州

中文

8-12

2011-07-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