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贝类细胞培养的应用研究进展

由于水产动物病毒病的流行,在世界范围内对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有两条思路可以思考:一是将病毒分离,鉴定其种类,从而根据病毒的特性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二是在饵料或者生长环境方面提供合适的条件,从根本上提高贝类的免疫机能,增强其抗病毒能力。细胞培养技术可以产生大量增殖的细胞或者获得某一细胞系,而这些细胞具备供病毒增殖的全部条件,这样就可以分离、鉴定、研究病毒的感染、复制、形态发生、遗传变异和测定病毒的效价。珍珠贝外套膜的分泌能形成贝壳和珍珠,现代人工海水珍珠的培育技术就是通过人工手术,将供体珠贝的外套膜组织块同珠核一道移植到受体珍珠贝的体内,被移植的外套膜组织块的上皮细胞经移行增殖,包裹珠核形成珍珠囊,珍珠囊上皮细胞在珠表面分泌珍珠质,最后形成人工有核珍珠。通过组织细胞培养技术、体外培育有核珍珠囊,再进行插囊育珠,有可能建立一种新的珍珠培育模式。另外随着体外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体外建立合适的细胞系进行毒理学实验来对环境进行监控已成为一种优秀而简便的方法。细胞培养技术还为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便利。离体培养的外套膜细胞不仅能产生活体细胞相同的分泌物,而且分泌物还能在培养过程中形成结晶,并逐渐生长。其中珍珠所含的各种氨基酸均增加,尤其是珍珠中含量最高的丙氨酸、甘氨酸和谷氨酸增加最多;珍珠药用有效成分之一的牛磺酸,随组织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用等离子光谱测定培养组织匀浆液与未培养比较,钙的含量也大为增加。离体组织培养分泌的珍珠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与活体基本相同。这些研究表明可以用细胞培养的方法生产大量珍珠质。

贝类 细胞培养 珍珠培育 毒理学 遗传学 细胞生物学 活性物质

李云玲 韩金宏 孙虎

潍坊科技学院,寿光262700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华农圣文化国际研讨会

山东寿光

中文

505-510

2011-04-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