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新问题分析
文章阐述在专业课教改中,要求提高任课教师的能力,教师应多在实验、实训室听课学习、实际演练,锻炼自己动手接线、调试的技能;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多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应用,增加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还要在学院的安排下多进企业车间实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不断充实自己,做到“胸中有墨,方能谈吐黄金万两”,让学生从教师的每门课、每章节、每句话中获益;推行”教学做”一体化和任务驱动式教学,并对”双师”和”双证制”的实施,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根据新的“任务驱动式”培养模式,将授课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5人,共同使用一套设备,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教学改革授课中尝试实行的是“双师制”,即该课程主讲教师与实验教师共同完成授课的形式。主讲教师丰富的理论储备与实训老师累积的实操能力相得益彰,两位老师共同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辅导、测评,可以有条不紊地将几组同学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使教学内容可以顺畅、高效地完成;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在情境项目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获得一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岗位技能服务,增强就业竞争力;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 课程改革 教学模式 职业素养 校企合作
吕达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
国内会议
无锡
中文
208-210
2011-12-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