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按照整体规划、优化重组、机制创新的工作思路,在建设高水平、专业性、综合性且具有鲜明工学结合特色的校内实习基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文章从两方面论述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一是构筑起“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办实习工厂”三级配套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仿真演练一基础训练一实际操练”三级递进的学生能力训练体系;二是本着“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增强功能、协调配套”的原则,建成了比较成熟完善的实训基地体系。 通过对校内实践教学资源进行大面积、大规模的优化重组与管理运行模式的调整,并组建专业化的校内实训基地,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充分发挥了各教学单位的潜能,减少了管理环节和部门间的内耗,降低了教学成本,提高了设备使用率和管理效率,而且各基地已具备一定的“造血”功能与自主发展能力,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截至2009年11月,在国内经济大环境遇到较大困难的情况下,学生就业率达97.64%,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技能竞赛活动,获奖27项;企业员工技术提升与转岗培训1051人、中职师资培训237人、技能培训与等级鉴定3270人,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高等职业教育 实训基地 资源配置 实践教学
罗怀晓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国内会议
无锡
中文
306-308
2011-12-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