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巧于因借传承创新--另一种眼光看中西园林比较

本文基于对中西园林特征与文化背景的概括与分析,揭示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更在于人本身,力图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去看待中西园林的内在逻辑关系.本文提出了两者迥异的深层原因主要存在于”入”与”出”、”散”与”合”两对矛盾的并存差异之中,并依此来分析中西园林各个特征背景产生的本质原因.同时,本文揭示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同一性,并提出中西园林应互相取长补短,以求两种园林艺术在更多方面的融合和创新.本文对比研究中西园林艺术,并不是要肯定某一方或是否定另一方,更不是全盘否定双方的园林文化。而是通过对中西园林艺术各自个性的比较研究,更好地把握园林艺术的共性,使它们互相取长补短,促使中西园林艺术在更多方面的交流和融合。对于当今的中国园林而言,采用中式的还是西式的风格其实并不是很重要,其相同的一点在于创造人们理想的生存空间。至于形式与手段其实是次要的,关键是能与人的生存与思维方式产生某种协调与共鸣。而这其中也许关注的重点不应是单纯中西园林谁取代谁的问题,可能更关注的是如何用现代的园林设计的表达手段来传呈这种人类历史中宝贵的文化特质与脉络,而这种特质是不分中西的,也是不分古今的。

园林设计 造园艺术 思维方式 文化特征

朱琳科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

南京

中文

854-857

2011-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