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长江下游地区的早期印纹陶研究--以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为中心

印纹陶一般是指以运用拍印为主的技法制作几何形纹饰的陶器.印纹陶是中国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诸考古学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对考古学文化谱系、陶瓷技术发展史、中国东南地区人类种群的分布与迁徙等方面,印纹陶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本文的早期印纹陶定义为商代和前商代的印纹陶。长江下游平原地区从广富林文化开始首先制造印纹陶,随后点将台文化、马桥文化和湖熟文化都使用印纹陶,其中尤以马桥文化最为广泛。本文通过对长江下游地区这几个考古学文化印纹陶器的器类、形制、纹饰和制造技术的分析,阐明不同文化之间印纹陶的相互关系,厘清谱系,并探讨印纹陶的来源。

印纹陶 文物样式 文化内涵 长江下游地区

宋建

上海博物馆

国内会议

中国考古学会第十四次年会

嘉兴

中文

208-219

2011-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