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网络环境下的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提供

我国地方高校图书馆是指一般普通院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其读者服务工作的内容、形式和需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网络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地方高校图书馆提供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与传统图书馆相比,作为既有占重要部分的纸质文献信息资源又同时在建设数字电子资源的复合图书馆,地方高校图书馆传统的管理体制与运作方式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以前并未充分发展的纸质文献索取原文的各种方式包括文献传递和际互借等,又扩展了形式和内容,如同一份文献现在经常拥有不同的形态:印刷式、电子式、CD-ROM、互联网式以及联机形式,传递方式和付费方式更是多式多样,在不同形式之间做出选择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对于地方高校图书馆来讲,既要满足用户即时需求的同时又要考虑到图书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文献提供的内涵在目前图书馆业务不断扩展、不断探索阶段,不仅应包括文献传递、馆际互借,也应该包括多种形态文献的获取、馆藏拥有与获取的平衡,以及馆藏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等多个方面。选择馆藏形式的决定要考虑到广大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使用频率、长期保存的需要、用户数量和成本等,对不同形态的文献应适量适宜保存,从而因地制宜保持电子馆藏与纸本馆藏的平衡。地方高校图书馆应保持馆藏拥有与获取的平衡,而不能偏废任何一方面,避免为满足用户一时集中的需求而跟风地盲目建设。须加强在岗职业培训、用户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培训等,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实际的文献提供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院校图书馆作为地方信息服务中心的作用。地方高校图书馆加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联合服务,不仅可以实现地方高校服务于特定地区的社会功能,同时也共同完善了图书馆以及文献提供网络的服务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高校图书馆 文献提供服务 读者需求 馆藏资源 网络环境

袁红霞

内蒙古科技大学图书馆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研讨会

昆明

中文

183-185

2011-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