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蓄水后藕池口水道河床演变及治理研究
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分析,揭示了下荆江藕池口水道的演变特点,重点分析了河道的主要演变过程、汉道变化特点、航道条件以及碍航特性。分析认为,尽管藕池口水道目前可以满足最小航道维护尺度,但由于进口段河道放宽,水流分散,河道向宽浅方向发展,航道条件出现不利变化趋势,若不加以控制守护,进口放宽段将出现多槽争流、各槽均不通畅的不利局面。 结合藕池口水道的碍航特性,提出了航道总体治理思路,但考虑到藕池口水道演变的复杂性等因素,工程不宜一步到位,应分期实施。一期工程重点以控制藕池口水道进口段航道边界为重点,初步稳定水道左汉进口的滩槽格局,抑制航道条件的不利趋势,维持和巩固现有较为有利的滩槽格局,确保2.9m航道安全畅通,并为后续工程的逐步实施奠定基础。试验效果表明,工程实施后可达到预期目标。
航道治理 河床演变 碍航特性 河势调整
闫军 付中敏 伍文俊 刘奇峰 耿嘉良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1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1 长江航道局,湖北武汉430010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357-362
2011-1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