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水磨的生态价值与和谐文化价值--以怒江州丙中洛乡茶腊水磨为例

水磨既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象征,又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水磨的产生、使用、发展和消减,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进程相依相伴.然而,作为一种纯生态的农业技术,虽然人们都知道它的优点,但是因为它对水落差的要求和工作效率不高等原因,许多地方的水磨已经成为了历史和活化石.令世人惊叹的是,在云南怒江丙中洛乡茶腊村中,还有20多台水磨昼夜转动.这批水磨已经被文化研究专家所认可,其中的一座水磨被整体搬移到北京中国科技博物馆.这些水磨的历史虽然只能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但其农业科技价值、生态文化价值值得重视和发掘.

水磨 生态价值 和谐文化价值 农业文明

肖芒

浙江传媒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

广西贺州

中文

27-33

2011-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