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远去的乡音:族群口传歌谣的原生态保护--以广西东部族群为例
族群口传歌谣的口耳授受形式主要是以口语词为载体的.因此,口语词是口传歌谣最直接的原生态表征符号.但因为口头语与书面语具有不对应性、语言方言间带有不可通约性,族群口传歌谣文本在转换为书面文本时,通常采用意译法.由此造成大量族群口语词被替换、口语词信息重度流失,严重破坏了口传歌谣的原生形态.而采用方音音频音标标注法,可保留口语音本真、遏制口语词流失,最大限度地保持口传歌谣的原生形貌.
口传歌谣 原生态保护 口语词 少数民族
陈才佳
贺州学院
国内会议
广西贺州
中文
200-209
2011-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