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空间模式在乡村总规中的嬗变运用研究--以佛山海峡两岸创意农业城总体规划为例
文章着眼于”带状空间模式”在乡村地区总规中的应用.以广东省佛山市的一个特定农业区的总体规划为例,借鉴”带状城市理论”的理论精髓,对如何在乡村地区应用”带状空间模式”进行了研究.经过适应性研究的”带状空间模式”作为一种模式,贯穿于整个总体规划的前期分析、方案演进、成果表达等各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些带状空间模式应用的思路,即包含以下几个步骤:带状区域选取、单元构建、骨架网构建、规划体系构建和空间发展时序。其中,“带状区域选取”是规划的第一步,“骨架网构建”是带状模式的空间基础,“规划体系构建”是带状模式的支撑体系。同时,这几个步骤也是带状空间模式得以实现的关键步骤。带状空间模式在乡村地区总规中的实践应用是对乡村地区规划方法的一种探索,中国的乡村地区需要什么样的规划方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乡村规划 带状空间模式 适应性评价
许姝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488-492
2011-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