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振兴战略提高了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吗--一个差分内差分模型分析
本文使用差分内差分模型分析了东北振兴战略给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带来的影响。发现在没有纳入控制变量以前,振兴战略的实施使东北地区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在统计上非常显著;逐一加入控制变量后,政策变量系数的绝对值和显著性水平都大大下降,当所有控制变量计入模型后,政策变量系数为负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使用广义的差分内差分模型分析时,发现振兴战略这一政策变量的影响均不显著。因此最终没有证明东北振兴战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反而微弱降低了劳动生产率。 与已有大部分文献的研究结论类似,本文发现基础设施、开放程度、人力资本和市场化等经济环境变量会正向影响劳动生产率,政府规模会负向影响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对经济环境变量使用差分内差分模型估计表明,东北振兴战略并没有带来东北地区经济环境变量的改善,振兴战略实施后,东北地区正向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变量都出现了相对弱化,而反向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变量则出现了相对强化,由于这些经济环境变量表现不佳,最终影响了东北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当然,上述分析并不是否定或反对东北振兴战略,东北振兴战略的提出有着特定的背景和多元化目标,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并非首要目标,甚至不是一个重要目标,实践证明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及时和正确的,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巨大的。笔者只想在这里提醒一下,为了确保东北振兴战略的长远效果,在“上项目、给政策”之外还需要做点什么,显然基础设施的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教育投入的加大、市场规则的构建都是不可忽视的方面。
工业企业 劳动生产率 战略规划 差分内差分模型
王建林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34-46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