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一体化、地方保护主义与地区专业化
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推动力,包括对外经济一体化和对内经济一体化两方面内容.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逐渐融入到全球市场的分工体系中,对外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显著提高促进了各地区根据比较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得到明显增强,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与此相反,我国对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相对缓慢,广泛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导致了较为严重的地区分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区产业专业化的推进. 本文利用中国31个省市2001-2007年25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就经济一体化、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专业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专业化的影响显著为负,地方政府保护本地企业的倾向阻碍了地区产业的专业化发展;对内经济一体化对地区专业化的影响并不显著,较低的对内一体化程度并没有起劲促进地区专业化的应有效果,对外一体化对地区专业化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地区的专业化水平越高。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中国多数地区的产业专业化更多地受对外开放的影响,这与各地的对外贸易政策有关。由于很多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较为严重,省际间贸易受到很大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不高。这种过于注重对外贸易而忽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不仅不利于摆脱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的困境,而且阻碍了地区间比较优势的发挥,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应该变地方政府基于GDP的考核机制,从根本上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动机;另一方面,要加强地区间的贸易与合作,出台降低地区间贸易壁垒的政策措施,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 产业专业化 地方保护主义 一体化建设
孙晓华 周玲玲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系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82-90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