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事业民营化的经济分析
中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成果较为模糊。一方面,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不但缓解了市政公用设施的严重不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政公用事业的经营效率、增强了其服务能力,甚至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另一方面,市政公用事业民营化又往往带来产品与服务价格上涨、企业寻租与政府创租行为增加,甚至导致产品与服务质量水平下降等负面影响。那么,如何破解市政公用事业民营化结果模糊,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文中拟对市政公用事业民营化效率变化进行分析,明确民营化与原国有体制在效率上的差异。此外还对市政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总体上,中国市政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从效率角度看,中国市政公用事业基本上摆脱了原有垄断国有体制时效率低下、产品质次、冗员浮事等现象。不过,由于中国制度禀赋存在的缺陷、改革目标出现偏差以及规制机构能力低下,导致有效规制难以实施,出现规制的有限承诺以及有限可问责性问题,而最终使市政公用事业改革过程出现腐败、贫困人群利益受到损害等不利结果。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完善的规制体系的构建,这也是中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未来所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市政公用事业 民营化经营 服务质量
陈剑
江西财经大学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院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294-304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