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下环保产业的区域发展及影响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目前,中国环保产业发展不够充分,但是增长速度较为迅速,2001-2006年,环保产业产值的年增长率超过了20%。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情况差距较大,发展不够均衡。从总量来看,东部地区处于明显优势,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差距相对稍小。考虑到整体经济发达程度,从相对竞争力指数的测算来看,中部地区的平均值为1.496,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发展优势;东部地区该指数接近1,发展处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为0.576,表明其环保产业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论和实证分析造成环保产业发展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政策是影响环保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影响途径从环境保护补助资金、排污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和科研业务经费四个方面来体现,这四种变量的增加均会对环保产业的相对竞争力产生正向的影响。此外,以能源消费为代表的环境质量也会对环保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环保产业会由于环境质量的恶化而加速发展,短期内教育投入对环保产业的发展没有显著的影响。 根据研究结论,加快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应该主要从政府的相关政策着手,具体来讲应该加大对环保产业的补贴力度,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管制力度,提高环境标准,在排污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适当提高排污费水平。同时,政府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入,通过这两个方面,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给环保产业带来充足的市场需求。大力支持环保产业的科技创新,为环保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人才和经费支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来打造环保产业的创新平台。 此外,在加快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还要注重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尤其要注重西部地区的发展,从而缩小各个地区的发展差距,使中国环保产业得到均衡发展。
环保产业 区域差异 环境规制 环境质量
杨光 原毅军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351-359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