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模式下天津市工业主要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基于四个高能耗制造业行业的实证分析
文章通过对天津市四个高能耗制造业行业与工业GDP的关系研究,可以看出,天津市单位GDP碳排放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回归模型显著地显示出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在短样本区间情况下,二者不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在所有工业行业中较为突出的应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化工行业,其碳排放量远高于其他行业,1994-2009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碳排放量年均增长分别为10.60%、4.0%,说明相对于其他工业行业,这两个行业的能源消费量更多,与工业产值的相关性更大。同时,这两个工业行业属于中等技术行业,如果工业结构中重工业的生产发展模式不加以优化改进,势必会使工业能源消费量进一步增加,碳排放量增大。因此,考虑到天津环境承载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保证工业产值合理增长的同时,对于重化工业行业要适当减少比重,并努力向附加值大、技术含量高、节能、环保、低耗的新型制造业倾斜。同时,对于具有优势的重化工业在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要努力改善技术水平,积极采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在保证经济增长总量贡献的同时不做节能减排的负贡献。尽管天津市制造业主要行业的单位GDP碳排放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碳排放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四个制造业行业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速为8.46%,这说明在能源供给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能源需求量却迅速扩大,这将给天津市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同时,碳排放总量的逐年扩大也会对天津有限的环境承载能力构成压力,影响天津市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对于碳排放总量指标仍需重视,合理科学的引导天津市工业经济在低碳模式下持续良好发展。
工业经济 产业结构 碳排放量 低碳模式
吕明元 李彦超
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379-385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