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框架
本文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和迄今采取的产业政策做了概要的梳理,并对政策效应做了简要评估。针对现有政策存在的缺陷,本文构建了一个政策设计和制定的系统框架。以光伏产业完整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为政策着力点考虑的维度,以不同类型的政策手段为政策设计的出发点。产业政策的设计应以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为导向,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基本目标,以产业竞争力的强化和核心技术升级为产业层次的目标。在各项具体政策的设计中,又必须充分考虑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考虑中国相关企业的现有能力。 具有关键意义的是,在产业政策设计中,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区分竞争性市 场与垄断市场。对前者,应以促进竞争为政策导向;对后者,应以规制政策为主,以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率,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在具体政策上,对于中国的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政策层面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要在确定了光伏电力上网电价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电网企业的电力接人问题,及延伸到最终的电力消费的政策激励问题;二是要重点关注核心技术的引进和掌握,以真正提高中国光伏产业的竞争力。基于中国的国情,政策体系具有目标的多层次和多元化的特性。
光伏产业 政策设计 产业链 社会福利 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
郁义鸿 于立宏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421-428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