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政府审计在完善政府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实施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这一过程是伴随着政府不断放权以及政府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即正确划分政府与市场两者之间的权限。由于政府角色转变不及时、不彻底,政府行政效能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由此引发政府行政管理上的诸多问题:我国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行政管理职能履行不到位;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市场化进程,还极大地影响了地方政府向民众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伴随着政府行政改革的呼声,政府审计自身不断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政府行政变革的需要。实践表明,政府绩效审计有利于促进公共部门的绩效和管理,并在公共服务中担当重责。主要经验是:一要在审计立项上选取政府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这些环节往往是问题的集中所在,民众的意见也较大;二要调动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发挥协同效应,提升审计质量;三是及时以中期报告的形式上报发现的重要问题,促使政府成立相应的机构,协调解决问题;四是要在完善制度上下工夫,建立转变政府职能的长效机制,避免“屡审屡犯”的现象;五是结合课题研究,把审计视角由传统的账表转向了行政管理行为,从传统账簿和报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地关注体制机制等问题,审计时间较多用在账表之外。

地方政府 绩效审计 行政管理 职能定位

吴宗良

宁波市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处

国内会议

宁波市社会科学界第二届学术年会

宁波

中文

83-91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