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肌间沟切开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
肛周脓肿一旦成脓,应及时切开引流,而成脓的指证切不可拘于有无肿块,有无局部波动感,应根据疼痛程度、张力性加剧和发病时日。坐骨直肠间隙脓肿采用沿肌间沟切开或开窗预期根治术,可很好地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对于脓肿范围小、离内口近的坐骨直肠间隙脓肿可沿肌间沟直接切开,挂以浮线;对于脓肿范围大、离内口远的坐骨直肠间隙脓肿可先于脓肿波动明显处做切口,对脓肿范围较大者应做2个以上放射状椭圆形切口,然后在与内口垂直方向沿肌间沟开窗,这可防止因过长切开脓腔使肛门变形及肛门形成半环形瘢痕。注意切口沿肌间沟切开应尽量在肛管的近端,以便减少外括约肌的损伤。切口间的皮桥以不大于3cm为宜,切口应与脓腔宽相同,这样既可以彻底引流,又可以使肉芽组织正常生长,以减少延迟愈合及术后渗液失禁。彻底清除感染的内口是根治坐骨直肠间隙脓肿的关键,用扇性换能直肠内超声波检查对诊断和确定肛门直肠疾病的程度是有帮助的。挂浮线是预期根治术的基础,橡胶线可待脓肿变小、组织固定后再紧线,使脓腔与内口间的组织缓慢分离并生长修复,局部纤维化,将肌端粘连固定,当肌肉断离时,由于获得了与周围组织附着的固定支点,所以断端距离小,不会引起肛门失禁。挂浮线使脓肿切开与根治肛瘘衔接起来,形成一个时间差,可一次根治,易为患者接受。本术式的预后可能与脓腔大小和愈合情况等有关。脓腔愈合情况除彻底清除脓腔外,术后换药非常重要,应避免创缘内翻和桥形愈合,如肉芽组织生长过快或不新鲜,应及时修剪,勿必使肉芽组织从基底部向外逐渐填满。挂线的紧线、脱线时间应严格掌握,紧线时间应根据脓腔大小而定,脓腔小、张力小者可早紧多紧;脓腔大、位置深者则需待切口愈合过半后再行紧线.采用多次少紧的原则。
坐骨直肠间隙脓肿 沿肌间沟切开术 临床疗效
王志民 辛学知
山东省肛肠病医院(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 250014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五届理事会换届会议暨全国肛肠学术交流大会
北京
中文
218-219
2011-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