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分段开窗旷置结合切扩挂线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研究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中医称”脏毒””肛痈”,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所致.本病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疾病,占外科疾病的3%~5%,占肛肠疾病的8%~25%,多见于20岁~40岁的男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3~4∶1.手术是其目前根治的唯一途径.采用”分段开窗旷置、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手术方式,经术后6个月随访,疗效满意。 试验组整体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切口恢复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原因是试验组在治疗肛周脓肿时,彻底清除感染的肛隐窝、肛腺、肛腺导管及其周围炎性组织,即彻底处理了感染内口,并将内口两切缘分别电灼,既止血,又消除复发的隐患,故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复发。对照组术后复发病例多于试验组,其原因可能是创面较深、脓腔引流不畅,且粪便、分泌物刺激创面易于感染而复发。试验组在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时间、治愈时间、瘢痕面积及切口愈合分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主要是试验组手术微创,对机体损伤较小,操作简单,故而减少了创面,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根治肛周脓肿并非一种术式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要提高肛周脓肿有效性必然要联合运用多种术式。导师何永恒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在继承传统手术方法的基础上,顺应外科学微创化的发展潮流,根据肛腺感染学说等病因学理论,结合扩创、挂线、冲洗、引流及保留括约肌的方法,综合多种术式的优势成功开创了分段开窗旷置结合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确切。本术式既有拔根塞源、彻底清创、力求根治的学术思想,又有充分引流、邪有出路的观念。

肛周脓肿 分段开窗旷置 切扩挂线 置管冲洗引流术 临床疗效

何永恒 徐焱尧 林仁敬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科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五届理事会换届会议暨全国肛肠学术交流大会

北京

中文

237-239

2011-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