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慢性顽固性便秘必须外科干预

根据各自的生理需要而决定,每个人都有所不同。排便间隔时间虽长,或排便量不多,但只要排便过程顺利,又不伴不适者,就应视为个人生理现象,而不能一概视为便秘。当排便过程费力,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欲排不排,或便后不爽,或肛门坠胀者,可诊断为便秘。相反,若具有上述症状,即使每日排便一次或多次,也应视为便秘病态。当前内科干预多采用生物反馈、药物治疗等方面,极易产生副作用,因此外科干预非常有必要性,慢性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始于1908年,由Arbuthnot首先提出行全结肠切除、回肠与直肠吻合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后来逐渐开展了全结肠切除,盲直肠吻合术及节段性结肠切除术等,从此便秘治疗进入了外科手术的时代。至今全结肠切除、回直吻合仍然是治疗慢性顽固性便秘的经典术式,国内外均有较多报道,术后功能改善率可达90%-100%。但是手术治疗存在术后复发等问题,因此实践证明,慢性顽固性便秘患者术后应用中医药辅助治疗,综合调理人体各方面机能,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特别是中医药辅助治疗在便秘患者术后情志调理方面的特殊作用,可明显提高患者对各种不良刺激的耐受力,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顽固性便秘 手术治疗 中医药疗法 疗效评价

杨向东 龚文敬 袁学刚 屈景辉

成都肛肠专科医院/中国PPH技术培训中心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五届理事会换届会议暨全国肛肠学术交流大会

北京

中文

424-426

2011-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