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法治疗便秘115例临床观察
便秘是一个常见的症状,一般来讲,便秘有大便干结、排便次数少(排便间隔时间长,大于72小时)、排便时间长(每次排便时间大于5分钟)、排便困难和排便不尽等含义.便秘分为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慢传输型便秘约占45.6%.口服药物治疗便秘不良反应大,复发率高.笔者根据中医针灸理论,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115例,取得满意效果.穴位埋线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它来源于针灸的穴位持续留针法,一方面由于埋线形成一种复杂而温和的非特异性刺激,另一方面由于可吸收铬制羊肠线为异体蛋白,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和刺激,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二者可促使血液循环加快,增强肠蠕动,促进排便。
便秘 穴位埋线法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李德庆 张晓美 刘亚梅 李树伟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人民医院肛肠科 065400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五届理事会换届会议暨全国肛肠学术交流大会
北京
中文
466-466
2011-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