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穴位埋线实施超前镇痛干预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混合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内痔Ⅲ,Ⅳ期原则上采用手术疗法,其中以1937年Milligan和Morgan创立的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术最为经典,经过不断改良,至今仍是临床上首选的术式之一.然而我们发现术后疼痛一直困扰着广大患者,给其身心带来较大的伤害,且很大程度导致不少患者惧怕手术,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穴位埋线疗法综合了针灸、留针、穴位注射、刺络放血等多种治疗方法.据文献报道,临床采用穴位埋线和针刺治疗多种痛证,如盆腔疼痛、坐骨神经痛、肛裂、痔漏术后疼痛等等,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还能缓解痔术后疼痛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但穴位埋线用于痔术后镇痛研究尚不多见.痔术后镇痛研究尚不多见。超前镇痛理论近年来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它是指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中枢或外周神经敏感化,减少或消除伤害引起的疼痛。过去认为手术切皮触发中枢敏化,进一步发展为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所有伤害性刺激和疼痛等因素都可引发中枢敏化。针刺超前镇痛可以增加β-内啡肽的含量,从而在术后达到镇痛效果。本研究中以针灸镇痛理论为指导,在术前用穴位埋线疗法实施预镇痛,防止或抑制中枢敏化和外周敏化,利用埋线的持续的穴位刺激作用,发挥超前镇痛效应,并使其覆盖整个术后,直至伤口愈合。

混合痔 术后疼痛 穴位埋线 超前镇痛 临床疗效

杨伟 张磊昌 王亮锋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 广西中医学院,广西 南宁530000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五届理事会换届会议暨全国肛肠学术交流大会

北京

中文

576-578

2011-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