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强度对草原多样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近50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特别是过度放牧,导致了我国半干旱地区草原严重退化,草原生态系统多样性、生产力、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日益衰减,进而导致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本研究利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中-德合作项目建立的放牧控制实验平台,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生态系统多样性、生产力和稳定性的影响,目的在为草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1)在传统放牧系统中,群落生物量的变异系数随放牧强度增加有上升的趋势,弹性系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有下降趋势,而且在高放牧率下群落的变异系数显著高于对照区与低放牧率区,但弹性系数则低于对照区与低放牧率区;(2)群落的稳定性随放牧强度的升高而降低.放牧梯度对植物群落丰富度和生产力的影响基本上是同步的,当丰富度指数升高时生产力也升高,当丰富度指数下降时生产力也下降.生产力对放牧干扰的响应比多样性的响应更剧烈;(3)从维持群落稳定性和多样性角度看,禁止高强度放牧对植物群落稳定性和多样性维持有利.放牧压力梯度上稳定性和多样性的变化是评价草地退化的重要测度指标.因此,进行长期的实验和多年的观测,对确定草地退化阶段、揭示退化机理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草原生态系统 植物多样性 群落稳定性 放牧强度
薛睿 白永飞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 室北京100193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198-209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