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本文在论述时,将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切入,分析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正确认识、分析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建立在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单一农业经济基础、宗法血缘社会基础和生命哲学基础上的,重游艺娱乐、重养生、强身多于健体,但缺乏量化标准和评价体系。追求天人合一的整体性和道德先行的德理性,追求“静”,不把竞技胜负看作唯一价值,而更注重人格培养,强调自身身心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内在、含蓄、和谐的审美价值。同时我国各种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间也存在差异,应该区别对待不同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加大宣传教育,注重文化内涵,让民族传统体育回归学校,从孩子抓起整合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级力量,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保留和传承,一方面要将现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修补、整理,建立档案、图文、影像等资料,保护、培养传承人,尽可能减少非物质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人为损失;另一方面,还应加快搜集、挖掘仍散落于民间、尚未被保护起来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防止其由于关注不够而退出文化舞台,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源保护
郑秋枫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4
国内会议
河南焦作
中文
134-137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