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哲学思考
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移,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科技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负载着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和掌握民间艺术和技艺的艺人的日益减少,使体育文化遗产面临着被遗忘、被损坏、被消失和被破坏的严重威胁。从人类主体角度讲,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体现了人类的和平生存和健康发展。也可以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就是和谐、养生代表了人类未来的方向,体现了“健与寿”的追求。另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所以从人类主体的维度来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就是立足于保持人类自身人文精神的体育活动。因此在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认清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树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论”的观念。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能够使其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使其得以世代延续与传承下去,让人们群众能够从中真正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让文化持有者对其文化充满了自信心,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与传承的目标。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精神 文化保护 哲学思想
刘善言 杜志娟
临沂大学体育学院,山东临沂276005
国内会议
河南焦作
中文
184-187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