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振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形式规则简单、易于操作,不需要耗费较大的财力和物力,容易在广大民众中流行。随着近年来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开发,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掘、整理、研究、宣传和保护。在进行发掘、整理、研究、宣传和保护过程中,建议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成立中国体育文化协会(或学会),挂靠于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和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动员和联络全国各相关院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对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在政策上要扶持,在经济上要支持,以促进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建立研究基地,加大课题支持力度。建议以国家体育总局的名义设专项经费建立体育文化研究课题申报制度,由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具体管理。并由此形成以基地带研究,由课题促研究的局面,使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宣传与利用,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拓展宣传渠道,增大普及力度。建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体育总局尽快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列为国家“十二五”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由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群体司和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具体组织实施。以期达到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保护和系列开发。加强保护,立法立规,分别不同,予以大力度支持和保护。有条件的地区,建立民族体育的研究和保护机构,如建立民族体育博物馆或设立民族体育展示室,集中展示民族体育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遗产 组织建设 课题设立 宣传渠道
于学岭 于春岭 姜海平
中国体育博物馆,北京100101 鲁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淄博职业学院公共事业系,山东淄博255000
国内会议
河南焦作
中文
222-226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