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的”申遗”与体育产业发展
从非物质遗产定义总结出的非物质遗产四要素为:世代相承性;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文化表现形式;有文化生存空间”。民族传统体育通过口传身授的形式进行传承,使其以非物质文化形式世代流传,其传承形式概括为以下几种:“群体传承,家庭(或家族)传承和社会传承”,但无论哪种形式都是由继承者之间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同时,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过程中,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人文观、社会价值观以及审美观也随之传承下来。孕育民族传统体育的广阔土地,和广泛的民族基础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国家对“申遗”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不断深入,民族传统体育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国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相关的名录建设工作,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形式多样,虽然近几年通过“申遗”扩大了影响,得到了国家、省的大力支持,在挖掘、整理、保护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化、市场化方面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入。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将使中国的体育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民族传统体育 产业化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工作
王建军 王德民
鞍山师范学院体育系,辽宁鞍山114007
国内会议
河南焦作
中文
375-378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