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京构建世界城市的政府治理研究

世界城市(global city, world city)论,这个概念一直以来都是随着不同时代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形成了一个极具包容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的地理空间体系.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便是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背景下,比较研究世界公认的三大世界城市(纽约、东京、伦敦)的政府治理法制经验,分析北京市目前的政府治理的法制现状及其与世界城市的差距,以“世界体系中的世界城市”(TheWorld City, In The World System)为指导理念,探讨如何从行政法治的角度强化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的政府治理,为将北京建设成为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提供可操性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通过前面对纽约、东京和伦敦等世界城市政府治理的梳理与分析,可以对世界城市的政府治理构成要素或曰特色进行如下归纳:第一,服务于本地是建设世界城市的前提性条件,只有搭建良好的本地化基础,让城市居民生活更加舒适、便捷,才能进一步拓展作为世界城市的能力。第二,建构良好的法治环境,夯实坚实的制度支撑,并以此为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服务,是建设世界城市并推进世界城市稳步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制度性基础。第三,世界城市政府必须具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并有良好的公务员管理制度。第四,世界城市政府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为行政服务,能够在适宜的部门吸收私人执行行政服务,要有完善的规划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和民主、科学的决策法制.第五,为了提升政府的服务和管理品质,政府还要有良好的行政评价制度等。借鉴世界城市纽约、东京、伦敦的政府治理经验,有助于推进北京建成世界城市的步伐。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本身具备了一定的建设世界城市的基础,下一步应在学习借鉴其他公认的世界城市及正在崛起中的世界城市的经验教训,根据本身的基础条件向世界城市的目标前进。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政府的法治化治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切不可为了短期的临时性的需要而舍弃法治路径的选择。既要借鉴世界城市普适性的法治经验,也要根据本地情况进行治理,重要的是应当将法制建设置于各项改革、创新之前,作为各项改革、创新的依据。遇到相关法制与新的形势发展不适应的,要经过法定的方式、方法和路径,在民主、科学原则的指引下,修订相应的法规范,确保在有法制支撑的基础上推进各项事业。

政府机关 世界城市 行政服务 法治化治理

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办课题组

国内会议

首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

北京

中文

87-98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