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歧口凹陷湖湾区复杂岩性储集层录井评价

歧口凹陷湖湾区经过47年的勘探,先后发现了多种类型的油气层。以粒间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砂岩和生物灰岩油气层已经在早中期勘探中大量发现,其储量规模大、丰度高,成为早中期勘探的重要成果,由于其储集层孔隙结构简单,在油水识别中易于评价。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和勘探技术的进步,以溶蚀孔及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白云岩等复杂岩性油气层不断被发现,常规测井资料虽然能够比较有效地识别复杂岩性储集层的岩性,但是,由于这类储集层单层厚度小、骨架参数具有多变性,导致计算的储集层孔隙度误差较大,而且这类储集层储集空间以裂缝或裂缝-溶蚀孔为主,其孔隙结构复杂,而且储集层物性较差,掩盖了电阻率曲线的含油信息,给测井油气评价带来困难。 歧口凹陷湖湾区受控于西北侧港西古隆起、西南侧孔店古隆起和东南侧埕宁古隆起,自沙三段晚期形成了一个北东-南西走向的古湖湾.沙三段晚期、沙二段在陆源碎屑岩体之间,特别是在沙一段下部形成了”暖、清、浅”宽缓的湖湾环境,形成了微晶、泥晶白云岩、砂质白云岩、云质粉砂岩三种复杂岩性储集层.本文探讨了基峰比和充注系数与裂缝型和裂缝-溶蚀孔型储集层能量的关系;阐述了油性指数、烃斜率、湿度比等录井参数在判别复杂岩性油质类型和溶解气含量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了气测、定量荧光录井解释图版油气层的分区规律.通过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常规地质录井、气测录井、地化录井和定量荧光录井可以直接提供储集层岩性及含油性特征、描述储集层油气纵向分布特征,可直接反映油质的轻重。又可以通过烃斜率、湿度比、基峰比、充注系数等衍生参数反映储集层能量和判别气油比的大小。同时,也可以根据工程参数的变化,间接反映储集层的裂缝特征等。它极大地丰富了复杂岩性储集层含油性资料,因此,录井技术在准确评价复杂岩性储集层的含油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钻井地质 复杂岩性储集层 录井评价

刘伟兴 王振升 张春林 彭洪波

中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国内会议

首届中国石油工业录井技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385-393

2011-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