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人民币有效汇率与物价的阈值协整关系实证

本文利用阈值误差修正模型方法,将2000年1月到2010年9月的样本期分为平稳期和危机期两个阶段,分别检验了我国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以CPI表示的物价水平的传递效应,实证结果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无论是整个样本期还是平稳期及危机期两个阶段,人民币有效汇率与物价水平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形式为非线性的阂值协整关系,这意味着二者的调整存在非对称性。第二,整个样本期内,人民币有效汇率对物价水平的传递率比较高,而且是正向传递,即人民币升值会引起国内物价水平的上升,这一结果对当下控制通货膨胀有着积极的政策意义,也为我国稳定币值与稳定物价的两个政策目标共同实现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三,平稳期的通胀水平较低,汇率传递率也很低,而较低的汇率传递率为我国央行实行独立货币政策提供了比较大的自由度,也为进一步增大汇率制度弹性提供了空间。第四,金融危机期间,汇率传递率较高,而且汇率与物价水平的短期关系有80%以上都处于对均衡状态偏离较远的情况。汇率传递率为反向传递,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普遍伴随着汇率贬值,汇率贬值的结果是物价上涨,所以在金融危机期间有效控制住汇率贬值不仅可以维持外部均衡,而且可以稳定国内物价。第五,从短期调整关系来看,物价水平与汇率距离长期均衡比较近的情况出现得比远离均衡水平的情况少,然而调整的速度却比后者要大,汇率变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也更大,这意味着二者远离均衡水平是常态,而越接近均衡水平就越容易调控至均衡水平,这个位置是政策调控比较理想的位置,而一旦远离均衡水平达到一定程度,调控的难度将加大。

人民币汇率 物价水平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传递效应 阈值协整

姚远 庞晓波

吉林大学商学院 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11年年会

济南

中文

105-120

2011-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