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检验股市波动的杠杆效应:一种新的方法
本文对研究股市波动非对称性的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并指出它们的缺陷。通过对Duffee模型的扩展,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在该框架下,可以直接用股票收益来解释波动的变化,并能够同时考虑不同股票的波动特征。 利用深证成分指数和成分股的样本研究发现,我国深证成分指数的收益波动存在杠杆效应,而成分股的波动却表现出反向杠杆效应。本文认为,股票市场存在共同因素和异质因素两种作用。其中,共同因素作用于所有股票,对股票收益产生负的作用,表现为收益分布的左偏形态,并由此导致深证成分指数的收益波动具有杠杆效应。而异质因素作用于成分股自身,对个股收益产生正的作用,表现为个股的平均收益围绕0上下波动,由此导致成分股的波动具有反向杠杆效应。本文的解释得到了模型检验结果的进一步支持。在消除共同因素影响后,成分股的反向杠杆效应表现更明显。 本文认为我国股市波动存在反向杠杆效应。这一结果揭示了当前市场投资者普遍存在追涨行为。在股价上涨时,投资者更容易对市场前景产生乐观预期,忽视投资风险,做出非理性投资行为。因此,本文建议当前政府部应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警示和教育工作,特别是在股市繁荣时更应规范交易行为,倡导理性投资决策,通过培育合格的市场投资者来促进股市健康发展。
股票市场 收益波动 杠杆效应 投资行为
陈永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149-161
2011-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