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部门技术效率区域比较与σ-收敛性
本文采用2003-2010年中国工业行业数据展开实证性研究,度量和比较工业各行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并检验工业各行业技术效率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比较不同区域工业技术效率,并由此分析不同区域的行业差异;另一方面分析工业各行业技术效率的σ-收敛性。首先选用和介绍实证研究所使用的计量模型,并对选取指标加以说明;然后给出计量结果,对不同区域工业技术效率进行比较;对工业各行业技术效率进行σ-收敛性分析。 通过文章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整体来看,我国工业部门技术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得到了改善,尽管不同区域工业部门技术效率存在差距,但工业部门技术效率总体呈现增长的态势。2003-2010年,东部地区从2003年的0.4823提高到2010年的0.5162;中部地区从2003年的0.3847提高到2010年的0.4335;西部地区从2003年的0.2242提高到2010年的0.3033。从各行业年均技术效率值来看,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行业分布不尽相同。东部地区年均技术效率值最高的五个行业依次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部地区年均技术效率值最高的五个行业依次为:烟草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西部地区年均技术效率值最高的五个行业依次为:烟草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从技术效率年均增长率来看,西部地区行业技术效率年均增长率普遍高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大部分行业技术效率年均增长率高于4% .2003-2010年,除个别工业部门外,大部分工业部门技术效率有类似的σ-收敛性存在,表明行业技术效率区域非均衡性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工业部门 技术效率 产业结构 σ-收敛性 计量模型
杨林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255-269
2011-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