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稻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杂草稻是属于栽培稻和野生稻的中间类型,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其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并积累了大量抗性遗传因子.近年来,由于水稻耕作制度的改变,杂草稻的为害逐年加重.本文主要对杂草稻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地位及起源、发生规律、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概述,杂草稻虽然成为为害水稻产量的问题杂草,但也有其可利用的一面。由于对生长环境的强适应性和抗逆性,存在很多有益基因有待于研究者去挖掘。积极开采杂草稻资源,转育抗性基因,并应用于新品种、恢复系和不育系的选育实践中可为我国乃至世界水稻产业作出巨大贡献。 所以,在对杂草稻的利用方面,还应有更进一步的研究,争取做到对其有利性状的最大化利用。但是在对于转基因水稻的风险性评估上,需要特别考虑基因漂移的问题,防止“超级杂草”的产生。
杂草稻 抗性基因 生物学特性 遗传育种
方越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州510642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79-84
2011-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