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英致病菌的分离和鉴定
陆英为忍冬科的多年生杂草,目前在柑橘园中清除杂草主要使用化学除草剂草甘磷,但草甘麟对陆英防除效果很差,大部分靠人工除草,而且陆英的根系相当发达,生命力顽强,人工除草后不久又会长出新芽,大大提高了控制成本。目前关于陆英致病菌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在田间发现了一些感染病害的陆英植株,对陆英的致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为陆英的微生物防控提供一定依据。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感病陆英(Sambucns chinensis)植株上,得到14株真菌菌株,经离体叶片接种试验,确定其中6株致病菌,编号为Sc1-1、Sc1-3、Sc1-4、Sc1-5、Sc2-3、Sc2-5.菌株Sc1-1、Sc1-3和Sc2-5致病力较强,菌株Sc2-3致病力最弱,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 ITS序列分析鉴定发现,Sc1-1为Botryotinia fuckelian; Sc1-3为Fusarium equiseti; Sc2-5为Alternaria tenuissma; Sc1-4、Sc1-5和Sc2-3均为Alternaria alternate.本研究为微生物控制柑橘园优势杂草陆英提供了依据.
杂草防除 陆英 致病菌 组织分离 鉴定工艺 微生物除草剂
徐丽兰 胡军华 姚廷山 李鸿筠 刘浩强 冉春 刘娟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重庆400712 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重庆400712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312-317
2011-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