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预防性保护理念下的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对策与实践

环境因素是引发博物馆藏品损害的重要原因,有效监测、评价、净化和调控博物馆微环境质量,是预防性保护珍贵文物的主要途径.为此,提出建设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体系对策,重点介绍其中的”基于”洁净”概念的文物保存微环境”评估体系的理念和内容框架、文物保存微环境μg/m3 (ppb)级痕量污染气体”被动采样——仪器分析”检测技术、基于聚合物膜修饰电极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方法的微环境空气悬浮分子污染物(AMCs)连续监测评价技术、博物馆藏展材料快速评估筛选”薄膜试片测试法”成套技术、基于壳聚糖和纤维基的新型系列调湿剂、低浓度甲醛吸附剂等高效文物微环境专用被动调控功能材料制品、集成生物质与光催化净化工艺的微环境小型空气净化技术,以及微动力净化恒湿多功能模块化微环境控制高密封度文物藏展设施等研发情况.展示这些博物馆环境监测与调控技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城市足迹馆和世博会博物馆等重大文物展览中有效保护珍贵文物的应用实例.

博物馆 藏品保存 预防性保护理念 环境因素

吴来明 徐方圆 周浩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上海博物馆

国内会议

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

呼和浩特

中文

171-187

2011-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