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华光礁一号”出水文物科学保护
西沙”华光礁一号”是我国在远海发现的第一艘古代沉船,此沉船载物主要是陶瓷器和铁器,出水文物近万件.由于西沙特有的水下环境诸多因素,造成这批出水文物的表面都覆盖有坚硬致密的凝结物并基体内吸附有大量的盐分.通过对陶瓷器和铁器表面附着物的检测分析,得知陶瓷器表面附着物主要是碳酸盐类,铁器表面附着物为铁的氧化物.在做到最全面的前期调查和在科技检测手段的支持下,制订了采用化学试剂软化配合机械清除表面附着物的保护方法,脱盐方法主要采用以静态去离子水浸泡为主.完成表面附着物去除和脱除可溶性盐工序的文物,已经还原其本来面目,也证明采用的保护方法是有效的.对这批出水文物的保护实践,在表面附着物的清除、脱除可溶性盐类关键技术环节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出水文物 古代沉船 表面附着物 可溶性盐 科学保护
张月玲 付永海 张可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国内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362-370
2011-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