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来源肿瘤标本对于肺癌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影响
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居所有癌症之首.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分子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的药物治疗进入了一种全新的靶向治疗时代,即针对已知的与肿瘤发生相关的基因或蛋白,设计和研制药物,进而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然而不同来源的肿瘤标本进行分子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是否一致,转移灶组织的检测结果是否与原发灶检测结果一致,这些都是临床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针对肺癌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K-Ras基因,棘皮动物微管结合蛋白与间变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的分子标志物探讨不同来源肿瘤标本对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影响。取材于不同来源的肿瘤标本,由于标本类型本身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对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对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要求更高,同时不同类型标本的处理方法和过程也可能导致样本的改变。另外,由于肿瘤的异质性,不同时间检测以及检测不同来源肿瘤标本中的分子标志物,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临床检测中,应尽早地选择来源新鲜且肿瘤细胞丰富的样本多次进行多种来源标本中的分子标志物检测,更有效的推进肿瘤个体化治疗的进程。
肺癌 临床诊断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K-Ras基因
王帅 韩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73-76
2011-08-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