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生发中心型与非生发中心型--10年之后新知几何?

来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淋巴瘤是一组表现为高度异质性的疾病.近年来分子发病机理研究的进展,使对这种疾病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加深了理解.自从基因表达谱检测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区分为生发中心型与非生发中心型等亚型十年来,大量新的研究结果改变了诊断,指导制定新的治疗策略,更多的个体化治疗有望实现.DLBCL的免疫表型对预后有一定的提示作用,经标准的CHOP, R-CHOP方案治疗后,GCB型较ABC型有更长的生存期。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生存,开展了很多研究,其中有前景的新的靶点和治疗方法有新靶点BCL-2,用于治疗浆细胞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的一些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万珂),其他信号通路抑制剂,blinatumomab,对ALL和NHL分别进行I期和11期临床试验。Ⅰ期试验显示,复发NHL全部7名病人都取得了客观缓解,除了1例在14个月后复发外,其余病人未观察到治疗失败。另外两个抗CD19靶向药物SAR3419和MDX-1342也在进行人群试验。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诊断 个体化治疗 发病机理

洪小南 张燕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

北京

中文

259-264

2011-08-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