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奥沙利铂靶向药物投递系统的研究进展

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作为第三代铂类广谱抗癌药,它与绝大多数抗癌药物,例如氟尿嘧啶类药物、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微管抑制剂等都有较好的叠加或协同作用,其毒性相对较低,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耐受其所致的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及血液学毒性;同时也有文献报道,在单独使用L-OHP静脉注射的体内试验中,L-OHP并没有显现出理想的抗肿瘤活性,这主要与它在红细胞的高结合率,出现明显的早期累积现象导致在肿瘤组织的低聚集量有关,这些都限制了L-OHP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而靶向药物投递系统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靶向性的L-OHP微粒系统的研究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控释系统。但其研究工作大多还处于体外和动物实验阶段,要使该微粒控释系统成为临床常用剂型,还需大量人体临床实验予以证明。通过这些实验,阐明TDDS在体内的一系列独特的药物效应及代谢动力学特点,为其走向临床提供依据。最后,在其他技术手段的帮助下,深人研究TDDS抗肿瘤的具体作用机制,设计更有效、靶向胜更好的L-OHP靶向投递系统将是医药学工作者的目标。当满足了这些条件后,L-OHP的研究和应用才能开辟一个新的时代。

奥沙利铂 投递系统 靶向药物 抗肿瘤活性

殷婷 钱晓萍 刘宝瑞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暨南京大学临床肿瘤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

北京

中文

513-516

2011-08-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