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两岸大交流看两岸民众共同认同的建构

两岸大交流是两岸“命运共同体”与“共同家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最为基础的部分之一。只有两岸通过交流在经济、教育、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朝向制度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才有可能为两岸全方位的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两岸各领域、全方位的大交流可以为两岸带来更多的共同利益基础,有助于发展两岸之间的功能性合作,有助于两岸同胞在此基础上强化共同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缩小制度认同的差异,朝向建立共同认同的方向发展。但是,大交流只是两岸建构共同认同的必要条件,很多的认同上分歧或差异难以仅仅依靠交流来解决,依然需要两岸当局和人民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探寻双方在利益上的共同点和一致性,产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集体身份认同。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认到两岸同胞是“命运共同体”,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

两岸交流 功能性合作 民族认同 文化认同

李鹏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国内会议

全国台湾研究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

黄山

中文

143-153

2011-07-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